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防医学
  • 孙贵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965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预防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人类与环境1

二、医学模式与健康促进5

三、预防医学的概念与内容6

四、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7

五、21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及预防医学的任务9

第一篇 环境因素与健康11

第一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11

第一节 空气11

一、大气污染11

二、居室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20

第二节 水24

一、水资源与水的卫生学意义24

二、水污染来源与水中主要污染物26

三、水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27

四、饮用水的其他卫生问题33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介36

第三节 地质环境和土壤37

一、地质环境和土壤的卫生学意义37

二、地方病38

三、土壤污染的健康危害57

第二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63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63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和分类63

二、职业性损害64

三、职业性损害的预防和控制65

第二节 职业病概述68

一、职业病的概念68

二、职业病范围69

三、职业病特点69

四、职业病的主要临床表现69

五、职业病诊断和处理原则71

第三节 职业性中毒72

一、概述72

二、常见的金属及类金属毒物74

三、有机溶剂80

四、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84

五、刺激性气体88

六、窒息性气体89

七、农药93

第四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95

一、概述95

二、矽肺98

三、煤工尘肺103

四、硅酸盐肺104

第五节 物理因素职业病107

一、概述107

二、不良气象条件107

三、噪声110

四、振动114

五、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116

第六节 职业性肿瘤121

一、概述121

二、职业性肿瘤的特征121

三、职业性致癌物分类122

四、常见的职业性肿瘤122

五、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122

第七节 工作有关疾病123

一、概述123

二、常见工作有关疾病123

第三章 营养膳食与健康126

第一节 概述126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126

二、合理营养131

三、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132

四、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32

第二节 主要食物的营养价值133

一、谷类食物133

二、豆类及其制品135

三、蔬菜水果类136

四、畜、禽、鱼类136

五、奶及奶制品137

六、蛋类139

第三节 营养膳食与疾病139

一、营养素缺乏相关疾病140

二、营养过剩相关疾病143

三、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147

第四节 临床营养150

一、病人营养状况评价150

二、病人膳食管理153

三、围手术期营养158

四、肠内与肠外营养159

第五节 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161

一、食品污染162

二、食品添加剂166

三、转基因食品167

第六节 食物中毒168

一、食物中毒概述168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169

三、真菌性食品中毒173

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174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176

六、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178

第四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180

第一节 概述180

一、社会因素的内涵180

二、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特点181

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健康182

一、经济因素与健康相关指标182

二、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84

三、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186

第三节 文化因素与健康188

一、文化的概念及特点188

二、文化的类型及影响健康的途径188

三、主要文化现象对健康的影响189

第四节 社会关系与健康192

一、社会关系的概念与类型192

二、社会关系的评价指标193

三、家庭与健康193

四、医患关系与健康195

第五节 社会发展与健康196

一、社会发展指标196

二、社会阶层与健康197

三、社会性别与健康198

四、人口流动与健康201

第六节 行为因素与健康203

一、行为与行为医学203

二、健康相关行为204

三、疾病行为207

第五章 心理因素与健康211

第一节 心理健康及医患沟通211

一、心理健康211

二、病人心理212

三、医患沟通215

第二节 应激216

一、应激理论的演变217

二、应激的生物中介机制217

三、应激的意义218

四、应激应对219

第三节 心身疾病及其防治222

一、概述222

二、心身医学的基本理论223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225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228

五、心身疾病的防治229

第四节 生活事件230

第五节 人格231

一、概述231

二、人格障碍234

第六节 情绪236

一、概述236

二、情绪与健康238

第二篇 健康促进与疾病控制241

第六章 卫生保健策略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41

第一节 卫生系统与公共卫生体系241

一、卫生系统241

二、公共卫生242

第二节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与初级卫生保健242

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242

二、初级卫生保健243

三、21世纪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策略245

第三节 我国卫生保健策略246

一、我国卫生工作方针246

二、我国卫生改革取得的成就246

三、我国现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弊端247

四、现阶段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247

五、现阶段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内容248

第四节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249

一、我国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249

二、医疗保健的公共卫生与预防服务251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52

第七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255

第一节 健康教育255

一、概述255

二、健康相关行为256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258

四、健康教育计划259

五、健康教育评价260

第二节 健康促进261

一、概述261

二、健康促进的理论策略和模式264

三、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与实施266

四、健康促进项目评价267

第三节 健康管理269

一、概述269

二、健康管理271

三、健康监测272

四、健康风险评估273

五、健康干预275

第八章 医疗保险277

第一节 医疗保险的相关概念277

一、风险和保险277

二、健康与疾病风险278

三、医疗保险278

四、社会医疗保险279

五、医疗保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279

六、医疗保险的需求280

七、医疗保险的供给281

八、医疗保险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281

九、医疗保险系统282

第二节 医疗保险基金和费用283

一、医疗保险基金283

二、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283

三、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284

四、医疗保险的费用支付285

五、需方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285

六、供方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方式286

七、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287

第三节 医疗保险的监督评价与运营管理288

一、医疗保险的监督288

二、医疗保险的评价289

三、医疗保险的运营管理289

第四节 医疗保险模式和补充医疗293

一、国家医疗保险模式293

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294

三、市场型医疗保险模式294

四、储蓄医疗保险模式295

五、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296

六、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96

七、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模式296

八、我国农村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模式296

九、补充医疗保险概述297

十、补充医疗保险的建立与发展297

十一、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298

第五节 我国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299

一、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299

二、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300

第九章 卫生法与卫生监督302

第一节 卫生法302

一、卫生法的概念302

二、卫生法的调整对象303

三、卫生法的基本原则303

四、卫生法的渊源305

五、卫生法的实施306

六、卫生法的效力范围307

七、卫生法的解释308

第二节 卫生监督308

一、卫生监督的概念308

二、卫生监督的作用309

三、卫生监督的分类309

四、卫生监督行为的效力310

五、卫生监督法律关系312

六、卫生监督主体314

第三节 临床诊疗的法规与监督318

一、执业医师318

二、传染病防治320

三、药品及血液管理322

第十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325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325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主要危害325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326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和分级327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330

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组织指挥体系330

二、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制建设331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333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物质储备与管理336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337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监测和报告337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理339

主要参考文献34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