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535765.jpg)
- 逄锦聚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027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政治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1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
四、政治经济学的任务8
五、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2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16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6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16
一、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16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18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20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20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21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23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23
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24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26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27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27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29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32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32
一、商品经济32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35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36
四、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38
第二节 价值量39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9
二、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41
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42
四、技术、管理与价值创造43
第三节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45
一、市场经济45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47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50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50
一、货币的起源50
二、货币的职能53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56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56
二、信用货币57
三、外汇58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60
一、货币的层次60
二、货币乘数62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64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69
第一节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69
一、资本的含义69
二、资本的形态和构成70
三、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71
第二节 资本经营73
一、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73
二、资本经营74
三、风险资本的运营76
第三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78
一、资本的循环78
二、资本的周转81
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85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85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85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86
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88
第二节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89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实现条件89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90
第三节 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92
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92
二、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93
一、供求平衡与不平衡95
第四节 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95
二、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96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98
第一节 信用及其功能98
一、信用的产生及形式98
二、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00
第二节 信用制度101
一、银行和银行资本101
二、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105
第三节 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107
一、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产生107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110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112
第一节 竞争引起垄断116
一、竞争的特征与功能116
第七章 竞争与垄断116
二、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118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119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119
二、垄断利润123
第三节 有效竞争与反垄断125
一、垄断没有消除竞争125
二、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127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132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132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132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132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135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137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37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138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39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139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40
三、剩余价值率141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43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43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44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146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14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148
一、工资的本质148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150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151
第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53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53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54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56
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157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57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159
三、资本主义地租161
第一节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164
一、企业164
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164
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166
第二节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167
一、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企业167
二、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169
三、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变化171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173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173
二、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176
三、“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178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182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82
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182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84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原因191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194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194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98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199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国家干预的目标199
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202
三、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06
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208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21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211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11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12
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14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218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218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19
三、经济全球化的矛盾221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222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222
二、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226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30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236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236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36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38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238
一、资本积累238
二、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241
三、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244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246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46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248
第四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252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252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53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260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26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60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260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262
第二节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64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决定因素264
二、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266
第三节 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69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269
二、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7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依据275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2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主要矛盾27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7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2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8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依据282
二、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284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87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2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88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289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9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与效率29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3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301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30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3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30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3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30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307
第三节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30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307
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完善311
一、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314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314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314
二、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3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316
一、在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居民的地位316
二、从计划体制下的居民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的转变31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31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与非国有企业318
二、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319
三、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前提320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321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弊端321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323
三、企业制度创新324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327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329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决定因素329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329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决定因素331
三、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33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340
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340
二、广义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条件342
三、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342
一、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可能性344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344
二、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345
三、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347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350
第一节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观350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350
二、科学发展观355
三、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358
一、经济增长方式361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61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361
三、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362
第三节 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367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367
二、二元经济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70
三、区域协调发展372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375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375
第二十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375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377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战略380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385
一、国际贸易385
二、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388
三、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略与政策396
第三节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安全397
一、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397
二、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及其原因398
三、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及其调整400
四、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401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4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40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4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4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406
一、经济波动及其影响因素406
二、我国经济波动的状况及其原因407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409
一、宏观调控模式409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410
三、宏观调控手段412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416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行政体制416
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418
三、建立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421
参考文献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