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二元博弈均衡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二元博弈均衡分析
  • 岳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831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的二元博弈均衡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内容提要1

1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3

1.2.1 逻辑思路3

ABSTRACT4

1.3.1 国外学者的研究简况5

1.3 简要的文献综述5

1.2.2 研究方法5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简况7

1.3.3 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8

1.4 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9

1.5 可能的创新10

2 基本假设、概念界定与理论准备12

2.1 基本假设12

2.1.1 道德主体“最大化行为”假定12

2.1.2 道德主体“有限理性”假定13

2.1.4 道德主体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定14

2.1.3 道德主体需求偏好多样性假定14

2.2 概念界定15

2.2.1 伦理与道德15

2.2.2 经济伦理学17

2.2.3 农户与制度18

2.2.4 行为与农户经济行为20

2.2.5 理性人与道德人21

2.2.6 道德的机会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22

2.2.7 道德成本、道德收益与道德效益23

2.3.1 义务论24

2.3 理论基础24

2.3.2 功利论29

2.3.3 博弈论33

2.3.4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35

2.3.5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37

3 农户经济行为的现状考察40

3.1 劳动力再生产行为扭曲40

3.1.1 科技文化素质较低40

3.1.2 数量和质量的供需矛盾突出46

3.2.1 比较利益的诱惑48

3.2 农用地弃耕丢荒现象严重48

3.2.2 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50

3.3 新技术与新品种推广进程缓慢51

3.3.1 人口、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制约51

3.3.2 狭隘、保守小农意识的束缚53

3.4 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滞后53

3.4.1 营销体系不健全54

3.4.2 加工与运销水平落后55

3.5 农户经营组织化程度偏低57

3.5.1 不适应现代市场的交易环境58

3.5.2 不适应现代市场的专业化与规模化要求59

3.6 农户投资的非农化与短期化倾向严重60

3.6.1 投资增长乏力61

3.6.2 投资的短期化倾向63

3.6.3 投资的非农化倾向63

3.6.4 对土地投资的传统保守观念64

3.7 农户消费水平偏低、消费能力较差65

3.7.1 消费状况的历史演变65

3.7.3 消费层次低68

3.7.2 消费总量小68

3.7.4 消费观念缺乏理性69

3.7.5 消费环境较差69

3.8 本章小结70

4 农户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73

4.1 劳动力素质偏低的原因及影响73

4.1.1 原因分析73

4.1.2 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77

4.1.3 对河南省552户农户的案例分析81

4.2.1 原因分析83

4.2 农用地弃耕、丢荒的原因与农地制度改革83

4.2.2 农地制度改革85

4.3 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缓慢的原因分析87

4.3.1 成果的科技含量与转化率低88

4.3.2 农户的有效需求不足,接纳能力有限90

4.3.3 现行的推广运行机制与市场不适应92

4.3.4 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的协作失衡94

4.4 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95

4.4.1 “诺思悖论”与路径依赖95

4.4.2 意识形态与体制锁定96

4.4.3 市场环境与组织资源97

4.5 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的原因与改革路径98

4.5.1 原因分析98

4.5.2 必须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102

4.5.3 路径选择106

4.6 农户的投资行为分析108

4.6.1 收入增长的制约110

4.6.2 不完善土地使用权的负面影响110

4.6.3 经营规模的限制112

4.7.1 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演进的消费结构113

4.6.4 利润最大化的诱导113

4.7 农户消费行为分析113

4.7.2 影响农户消费水平的原因114

4.8 本章小结118

5 农户经济行为的伦理学分析120

5.1 农户劳动力再生产行为扭曲的伦理影响120

5.1.1 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121

5.1.2 养儿防老的陈腐观念122

5.1.4 多子多福的家族习惯123

5.1.3 重男轻女的封建陋习123

5.2 农村土地弃耕、丢荒的伦理思考126

5.2.1 义务观与法制观淡薄126

5.2.2 “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扩展128

5.3 传统保守观念制约着新技术新品种推广130

5.3.1 “安贫乐道、知足长乐”思想的畸形影响130

5.3.2 狭隘功利观的诱导132

5.4 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滞后的伦理分析134

5.4.1 “学而优则仕”与“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影响134

5.4.2 狭隘乡土情结的约束136

5.5 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下的伦理反思138

5.5.1 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138

5.5.2 家族血缘关系的制约141

5.6 农户对农业投资力不足的道德分析142

5.6.1 “小富即安”传统观念的影响143

5.6.2 现代市场观念与竞争观念的确立144

5.7 农户消费不足的伦理辨析146

5.7.1 “积谷防饥”思想的误导146

5.7.2 传统畸形消费的负面影响147

5.8 道德缺失的伦理分析150

5.8.1 道德缺失的收益及其意义151

5.8.2 道德缺失决策的经济模型152

5.9 本章小结157

6 农户经济行为决定——经济与伦理的博弈均衡机制158

6.1 经济与伦理博弈的理论分析158

6.1.1 道德产生于人们的博弈行为161

6.1.2 道德的经济功能164

6.1.3 农户博弈行为中的“纳什均衡”模型168

6.2.1 经济与道德之维175

6.2 经济要素与伦理要素同是决定农户经济行为的内生变量175

6.2.2 经济要素与伦理要素的相融性分析179

6.2.3 案例分析1:鱼塘收益的博弈分析183

6.2.4 案例分析2:道德行为与经济行为的博弈分析186

6.3 本章小结189

7 观念变革、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191

7.1 伦理道德观念的变革191

7.1.1 生育观念的转变191

7.1.2 开放意识的形成193

7.1.3 生产观念的创新195

7.1.4 消费观念的调整198

7.1.5 储蓄观念的更新201

7.2 制度创新203

7.2.1 加强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203

7.2.2 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流动206

7.2.3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209

7.2.4 完善农村合作制212

7.2.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13

7.3.1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技术推广216

7.3 政策调整216

7.3.2 加快农产品交易的市场化进程218

7.3.3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222

7.3.4 调整经济政策,引导农户的投资与消费224

7.4 本章小结228

8 结论与讨论230

8.1 主要研究结论230

8.2 有关问题讨论232

参考文献233

后记240

热门推荐